杭州学区房

到底是谁在买学区房?

author

2017-08-05 09:29

辛辛苦苦去看学区房,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人活着的希望!

 

回到现实,到底哪些人已经拥有了这些?这里就要引出一个砖家的概念“中产者”。“中产者”按照砖家的解读,占据了社会收入值前20%位的人群,叫做“中产者”。难道是坐在自家飘窗上、喝着优雅咖啡、没有生活负担、和黄立行暧昧着的“杜拉拉”吗?这样的“中产者”定义有啥意义?让我们把目光放到自己身上,放到追求美好生活的人身上。

 

首先,我们必须剔除掉三类人:第一类是富人,这个所谓的富人是指那些能够满足自己所有正常合理的社会普通大众需求群体。当然也包括那些炫富的、活在奢侈品和豪宅里的人。第二类是坐拥资源的人。第三类是那种吃完这顿饭、不管下一顿的,上顿大鱼大肉、下顿喝西北风的,就是没有生活追求的人,虽然我念大学也这么干,但是我有追求,所以不属于此类。这三类是“特例”。

 

其次,我们把剩下的追求美好生活的人分为三类:

 

第一类“高产者”。就是已经基本达到这个社会普通大众生活追求的人。说的最直白点,就是被三套房做不出房产证限制死的人。说地再具体点,就是那些既有学区房、也有改善性住房的人,或者那些学区房、改善性住房合二为一的人。正在还贷款的人也算,因为你们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贷款在你家庭的收入可控范围之内。对照习大大的标准,是不是基本能够满足了,是的。你们是成功的人。这一类人是我追求的目标。

 

第二类“中产者”。就是那些积攒了一定积蓄,等着买首套市区小房子。或者是那些买了远郊房子,想换到市区小学区房的人。如果你恰巧远郊是改善性的,能够坐拥学区房而不需要卖房的,买完学区房你就升格为“高产者”。

 

第三类“低产者”。在杭州暂时没有买下房的。包括租房的,正在打拼的。比如目前的我。有的正在准备买房,有得打算买学区房,还有的正在为能够买房子努力。

 

构成三个层次的,既有外地来杭州的新杭州人,也有在杭州读完大学的新杭州人,还有杭州不同城区之间想流动的本地人。

 

之所以用房子作为标准来衡量,因为我们要分析的是房子,主要是二手学区房,以这个为参照物,就能很清楚的看出因为房子而导致的几个层次的递进关系。在后续讲到调控等内容的时候,也要涉及到这三个层次。

 

当然,三个层次之间的流动,其期限不受限制,有的需要几年,有的需要大半辈子,还有的需要两辈子、三辈子。几年完成流动的,是那些能力非凡的人,这些人可能又能直接进入富人圈,那么你就跳出了我们讨论的三个层次。大半辈子很好理解,不多说。两三辈子就是那些得到父母资助、家人资助的,其性质自然是几辈子。

那么,学区房又是如何承载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先,我们要从户籍制度说起。户籍制度是一种行政制度,请注意这个行政前缀,与二手学区房的用途密切相关,在技术篇中将再次分析透彻。户籍制度就是用家庭为单位,把每个人的基本信息掌握起来的制度。

为什么要存在这个制度?因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每个人从生到死都得有人掌握你的信息。据说从周朝开始,就有登记人口的制度了,用来干什么。征粮纳税、征兵打仗、互相管理都得以知道有哪些人为基础,也就是要靠户籍来实现资源的收集、分配。因此,除了“司马”,就有了“司民”这个职位。朝代更迭,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找到天下的“户籍”。反正我们不是研究历史,知道这些也够了。

户籍制度的内容涉及家庭信息、涉及每个人的信息,很重要。谁掌握这个信息都不放心,万一乱用岂不天下大乱,由谁来管理比较合适呢?用道明寺的话说“道歉有用的话要警察干吗?”既然涉及个人隐私、事关安全,就由公共安全部门管理吧。

但是中国的历史上,户籍存在是把你固定死,让你在一个地方呆着,哪里也别去,管理好管理,征税征兵啥的好找人。特别是计划经济的时候,发个布票、粮票,分点东西,上级直接对照户籍做个清单,下面直接按照清单领东西,多方便啊!但是到了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兴旺了,人员流动多起来了,这个制度显然不合适了,不给人流动,那还打啥工啊。于是国家就要改革户籍制度,公共安全部门的户籍放开了,大家放心流动吧。作为公共安全部门,他也开心,顺应民心啊。于是,大家现在迁户口也不是啥大事了,去登记一下、交几块钱工本费、十几分钟就基本能把事情办好了。今年,据说户籍制度的改革力度还要更大,这是个大形势,公共安全部门算是把大家都服务到家了。

可是,当户籍制度这么改掉以后,你人员流动是方便了,也不用路条、介绍信了。以往粮票、布票、油票这些实物配给的东西是取消了,可是附加在户籍上面的其他东西,取消不掉啊。有哪些呢?我们还是回到学区房的主要内容——教育。

政府要在几个楼盘附近盖个小学,得有人告诉政府盖多少大的校舍、配几个教师、买多少课桌椅啊。于是教育部门就得问有关部门拿数据,有多少学生到年纪了啊?统计上一看,好吧,100个孩子明年要读书,推算一下未来五年可能200人。那就投入1000万,盖个可以容纳200人的。可是户籍制度改革了,突然来了100个孩子的父母打工、100个年轻大学毕业生、100个要到这个区域上班的本地人,谁也掌握不了啊,完蛋了突然多了300人,这300人咋安置?有人就会说,那就让政府盖大一些,盖个10000人的小学。这是不经过脑子的人,如果这样,杭州每个小学都得盖成浙大紫金港校区,然后就容纳100个小学生?当然,有人说,政府就得为人民服务,盖吧。那我问你,政府哪里来的钱,政府的钱得靠税收,归根到底是大家自个掏钱的,这不是败家吗?政府当然不能这么干!

这个道理你懂了,那么所有涉及公共服务领域的道理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杭州包括大城市,道路特别拥挤、学校特别紧张、房子特别难买、医院特别忙乱,没有一个人能未卜先知的。再说了,中国人口相对基数大,稍微大家一起干点事情,就能挤趴下。比如春运,有人骂高速公路、骂铁道部、骂机场的时候,我还是躲远点了。

这个时候,有人又会问:户籍制度改革了,下一步也可能取消了。可是为啥要我买学区房啊?教育部门干吗把房子和户籍绑在一起。还是用前面的例子,政府花了很多钱,在西湖区盖了一所能够容纳周边所有500个小孩的小学。周边包括外来打工的、大学毕业的、一直在这里居住的,这些人的孩子全在这里读书了。可是,突然打工的、大学毕业的400个家庭全部换工作到下沙了,把400个孩子全部转学到下沙了。西湖区的这所小学,给配的老师、桌椅、校舍不就都浪费了。轮到下沙的小学要哭天抢地了!

这里,就产生了一个矛盾:户籍制度改革,方便了人口流动。但是资源的配置,必须以人口相对固定为前提。可是户籍制度已经改革了,这是时代的趋势。于是就需要另外一个方法,把人员相对固定住。

有一种方法能把人相对固定住,是住所。人总是要居住的,租房子也是居住,不能睡大马路。体现为实物,就是房子。因为我们关注教育,所以就叫学区房。当然,有人不需要教育需求、需要看病方便时,他就会挑选浙一、省中附近的房子,那叫医院房。有人需要稳定的工作的时候,他就会挑选公司附近的房子。以此类推,你看,大家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指向一个标的:房子。你说房子重要不?

据说,杭州女性51%以上需要男方有房子,你看,多简单的诉求!我想,剩下的49%,也是需要双方一起买房子的。否则就真的成了“为了爱情去饿死”。在房子这点要求上,女性一点都不过分。
再回到教育,原先,省里、杭州市在教育上都没有对房子的规定。于是,问题就出来了。有人钻了空子。有的学校一看,这可不行,我得惩罚你们这些钻空子的人,交“择校费”吧,警告一下你。于是,大家都开始钻空子了,反正交“择校费”就可以了。可是这样就乱套了,违反公平了,还带坏了风气、助长了腐败,特别是对没钱交“择校费”的孩子不公平。于是市里处理了好几个校长。省里、市里索性就把政策点明了,大家都不许收“择校费”,都不许择校,该在哪里读书就在哪里读书。你说这个制度是不是好制度,我当然认为是好制度。

那么,大家都得回到老路上,是哪里户口的人——因为政府在一开始就考虑你的需求了,房子在哪里——你不会满杭州城溜达了,回到该去的区域读书。

当然,浙江作为外来人口大省,政府是充分考虑外来人口的。可是这些人超过了政府的预期,所以政府在原先的教育规划之外,给外来人口也指定了他们的孩子读书的小学、初中。当然,享受服务的外来人口也不能随心所欲的乱动,所以就以缴纳社会保险等等资料,来证明你没有随心所欲流动。

于是,有人又问了,那是因为资源没有合理分配。是的,那请你告诉我,除了这个方法,你能找到目前更合理的吗?更能被社会大多数群体接收的方法吗?如果你有,会给你发最高科学研究大奖的,所有老百姓都会衷心感谢你的。

本文转自网络,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内容基于或者源自互联网,并全部遵守(BY-NC-SA3.0CN)发布。主要宗旨在于增加创意作品的流通可及性,以此作为他人创作及共享的基础,所涉及之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学区房小百科找房攻略教育资讯相关政策

专注杭城教育房产!